9億人的這個器官都病了!你卻每天還在傷害它……

視力,等于活動力,也等于社交力。
然而,當手機讓社交半徑越來越短,當電子產(chǎn)品成為聚焦視力的主陣地,當孩子的活動時間被升學壓力擠占到所剩無幾……不堪重負的眼睛,所面臨的一系列視覺健康威脅,暴露無遺。
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教授團隊針對國民視覺健康做的大樣本研究《國民視覺健康報告》白皮書日前發(fā)布,展現(xiàn)了我國國民視覺狀況的沉甸甸現(xiàn)實:
數(shù)據(jù)顯示,國民普遍存在各種程度的視力缺陷,主要是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及散光)和老視。屈光不正人群已達4.8億~5.3億,而40歲以上未矯正的老視患病率占67.85%,已達3.7億。
綜上兩類龐大人群,“看不清”已成約9億人的新“國病”。
看不清楚,擊中老小一大片
中國眼鏡協(xié)會視光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秦英瑞是中國最早一批驗光師,圈里公認的驗光泰斗。上世紀八十年代,他所在的老國企北京大明眼鏡店,每天來驗光配鏡的有100多位,當時全北京眼鏡店僅有四家!叭阆聛,一天也就配400多個”。到如今,北京城里眼鏡店近兩千家,北京眼鏡協(xié)會統(tǒng)計每天配鏡量約20萬副。秦英瑞在一線三十多年,見證了配鏡大軍的幾何式增長。
眼鏡店配鏡無法散瞳,然而在可散瞳的北京同仁醫(yī)院,同樣的變化也幾乎大同小異。
北京同仁醫(yī)院驗光配鏡中心總經(jīng)理呂燕云給出的數(shù)據(jù)是,2015年同仁醫(yī)院全年共檢查驗光34.2萬人次,其中50%左右都是青少年!坝绕渥罱恍┠辏鲩L更快,甚至有五六歲便出現(xiàn)重度近視的情況。”
官方數(shù)據(jù)也印證了這一結果。李玲教授團隊的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中國5歲以上屈光不正的患病率為38.63%~42.72%,且超過90%以上的屈光不正是近視,近視人數(shù)在4.37億~4.87億之間。
可謂三人行,必有一近視。
在這組數(shù)據(jù)中,龐大的近視人群也頗具年齡特征,明顯近視低齡化。青少年近視人數(shù)最多, 6~15歲平均近視率達到46.64%。
同近視這種看遠看不清相比,還有一種近處看不清也很普遍,即老視,也就是常說的老花眼。這種眼睛老化過程中產(chǎn)生的視力問題,幾乎是人到老年的“標配”。手里的報紙,拿得越遠看得越清,看一會眼睛就疲勞,這些很明顯的老花眼表現(xiàn)!叭绻曃锊坏桨胄r就難以堅持,就該驗光戴老花鏡,越早越好”。秦英瑞說。但很多人不以為然。
《國民視覺健康報告》中的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40歲以上的人口中,未矯正的老視患病率達到67.85%,人數(shù)約為3.7億,接近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而且,因城鄉(xiāng)差異和教育水平的差距,越是高齡老人、受教育程度低的老人,未矯正的老花眼比率越高。
李玲教授感慨,以前我們國家關于視力的衛(wèi)生政策重點在于“脫盲”,著力于改善沙眼、白內障等嚴重視力缺陷,解決“看不見”的問題,然而時過境遷,看不清的問題一直被忽視,且越來越嚴重。
小近視和老花眼,已成為看不清人群中的兩大主力軍。
看得越來越近,傷得越來越深
李玲教授曾拍下一張北京地鐵站內的乘客照片,狹小的車廂內,人手一部手機全神貫注。晃動的車廂,眼睛不斷調焦距適應閱讀需要,眼睛會受到嚴重傷害,大家卻全然不覺。
這是現(xiàn)代環(huán)境對成人視力傷害的一個典型縮影。
居住空間的不斷縮小,電子產(chǎn)品的普及,以往放眼遠望是常態(tài),如今相對注目約定俗成,用眼負擔越來越重。尤其孩子更突出。用眼高峰期小升初、初升高期間,屈光不正患病率快速上升就凸顯了視力犧牲的尷尬——10~13歲屈光不正患病率翻了一倍。
視力的“前途”和發(fā)展的“前途”成為橫亙在中國家長面前的兩難之選。
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人文體育研究中心主任董進霞對此深有感觸。她曾推廣一個課題,通過計算機游戲軟件跟運動相結合,來提高兒童的認知能力,包括對多動癥兒童的干預。但中美兩國家長對此反映天壤之別。
“美國家長更愿意使用計算機軟件。然而中國的家長對計算機非常反感!倍M霞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家長頗為抱怨,“孩子視力已經(jīng)很差了,別再看電腦了,更何況也沒時間運動。”而美國并不會有此擔憂,孩子們的運動時間遠多于中國。
事實上,把孩子的視力解放出來,放歸到自然與運動中,能最有效地預防和控制近視發(fā)生。
秦英瑞曾接觸過一位頗有魄力的家長。孩子剛配鏡時已是600度近視,每年增200度。家長擔憂,索性讓孩子休學一年去了內蒙古。出門便是一望無際的碧綠草原,孩子放風箏、騎馬,前所未有得放松。一年后,視力控制得沒有任何惡化。
秦英瑞說,“盡管休學并非是最好的解決之道,但至少讓我們認識到戶外活動確實能夠幫助改善視力!
董進霞對此也頗為認同。她認為,具體到不同的運動項目,對視力的緩解作用也有區(qū)別。北京工業(yè)大學體育部曾對百余名小學生做研究,比照長跑、乒乓球、籃球對改善視力的影響,效果最好的是乒乓球。乒乓球的運動速度很快,高低遠近都在不斷變化,讓眼睛要不斷收縮放松,對調光及焦距會起到一定的影響。
驗光配鏡不簡單,行業(yè)規(guī)范有些亂
用眼過度、運動量不足……這些微觀層面的影響固然是視覺缺陷的直接誘因,然而從整體層面來說,在李玲教授看來,無論是公共教育、預防保健還是視光行業(yè)等方面,與全民視覺健康的客觀需求都相差甚遠。
比如,當近視和老視一旦形成,正確的矯正可控制其發(fā)展。然而公眾對視力矯正存在認知誤區(qū)、視光行業(yè)混亂、不規(guī)范的配鏡流程對視力惡化推波助瀾。
在英、法等發(fā)達國家,提供視覺健康服務是遵循30體系配置。即驗光師(optometrists)、配鏡師(opticians)、眼科醫(yī)生(ophthalmic medical practitioners)。其中,驗光師占有重要地位,需要具備包括眼球結構、光學知識、成像規(guī)律等“眼視光學”專業(yè)所有知識,從事驗光的專業(yè)人員需要考取博士學位并通過執(zhí)照考試。美國現(xiàn)有驗光師3.3萬人。(據(jù)美國《麥克米蘭健康百科全書》)。
但相比國內,目前僅有四十所學校開展三年制眼視光技術?平逃,全年畢業(yè)生不足3000人,每兩百萬人中有不足一名驗光師,而需要配鏡矯正視力人群早已過億。專業(yè)驗光師人才不足,加之職業(yè)資格管理較為寬松、缺乏規(guī)范,導致大量無資質人員流入行業(yè)。
于是,我們更常見的是售貨員和驗光師身兼一職,“免費驗光”與“立等可取”成為引人招牌。至于驗光師有無資質,技術怎樣,無從知曉。有銷售性質的驗光師無法確保驗光結果的準確性,而缺乏驗光常識的顧客覺得幾分鐘完成驗光也并無不妥。
但是,近視或者老花,遠不是簡單立等可取一副眼鏡的事。
秦英瑞曾接待過一個小伙子,剛從某不正規(guī)眼鏡店配了200度的近視鏡不到四天,回來找他!皠偱渖闲Ч,現(xiàn)在戴著咋感覺走路暈了呢?”秦英瑞一查,眼皮鼓鼓的,頂著個包,很明顯的散粒腫。再一問,剛配鏡時這包比現(xiàn)在還厲害。秦英瑞讓他先去眼科治散粒腫。消退后再重新驗光,根本無需配鏡了。
原來,起初散粒腫把眼球壓扁了,軸距拉長,形成了假近視。驗光師單純配鏡沒有做檢查,根據(jù)當時的情況定了度數(shù)。事實上,散粒腫消退后,視力會恢復,應再及時根據(jù)情況調整配鏡。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驗光師其實應該是半個眼科醫(yī)生!鼻赜⑷鹑绱硕ㄎ弧
此外,驗光的流程也并不簡單快速。標準流程下,驗光師需要至少40分鐘才能給出一項科學合理的配鏡處方。完整的流程基本有四個步驟:了解年齡、用眼習慣、視力情況等基本信息;查看角膜、晶體等有無病變;屈光能力測量;根據(jù)初步驗光結果試戴并調整度數(shù)。作為資深驗光配鏡師,秦英瑞個人總結的驗光配鏡流程甚至細化到21個步驟。
這絕非輕松的幾分鐘立等可取就能搞定。青少年配鏡需先散瞳,老人的花鏡也絕不簡單是買個批量生產(chǎn)適配度數(shù)。一個保守的解決方法是,找眼科醫(yī)生檢查視力狀況,再到正規(guī)眼鏡店驗光配鏡,避免視力狀況快速惡化。
國家出手救近視,新加坡率先做示范
無論是無法阻擋的老視,還是急劇發(fā)展的近視,當看不清問題已成為國民通病,解決更需社會多方協(xié)力。李玲教授認為,應從“整體的視覺健康”理念出發(fā),從決策、規(guī)劃、操作、配套等方面推動視覺健康公共政策制定的轉變。
在此方面,新加坡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21世紀初,新加坡7歲兒童的近視率超過20%,超過70%的大學生需要佩戴眼鏡。同國內一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新加坡對近視的重視程度不高,甚至認為戴眼鏡與學習刻苦等同相連。
嚴峻形勢下,新加坡做出了果斷轉變。為此建立了一個關于近視的多部門委員會,預防和控制的同時,規(guī)劃相關研究。
2001年,新加坡開始在各學校中開展“視力保健項目”,為青少年開展視力普查健康教育、建立近視檔案,并提出一系列的政策建議。包括加強學校視力監(jiān)測獲得科學證據(jù);嚴格監(jiān)管沒有顯著療效的商業(yè)近視儀器;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外活動等。需要強調的是,戶外活動作為青少年近視預防的主要項目,同時也是控制肥胖的主要措施。
十年后,控制效果出現(xiàn)了驚人轉變。2011年,新加坡衛(wèi)生部長基于六年的調查數(shù)據(jù)宣布,青少年近視率下降了5%,這是新加坡建國以來兒童近視率首次下降。
“國際經(jīng)驗其實給我們提供了很好得借鑒參考!崩盍峤淌诒硎,國民視覺健康,已不再是治盲的問題,而是如何看得更清楚更舒適。在決策層面上,建立國民視覺健康決策體系,以解決誰為國民視覺健康負責、從哪些方面來負責、為誰負責、循證決策。在規(guī)劃層面,以實現(xiàn)整體的視覺健康為目標,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在操作層面,將視覺健康保障與醫(yī)療衛(wèi)生政策銜接。在配套落實層面,建立配套機制確保國民視覺健康服務。(健康時報記者 井 超 吳雨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