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朋友圈流傳著這樣一條消息:在三伏天這40天里,不要喝冰鎮(zhèn)類的飲料,不要吹空調,不然會使寒氣入侵且無法排除。這種說法有道理嗎?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岳陽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醫(yī)師侯霄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三伏高溫天,適當飲用冷飲,恰如其分地使用空調,是有益的防暑降溫方式。
喝溫水有助于散熱排毒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伏”字指的是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于地下的意思。今年的三伏天始于7月17日。
專家表示,飲用冰鎮(zhèn)飲料、吹空調是人類利用現代科技來應對自然界天氣變化的先進手段。從今年的情況看,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我國不少地方將持續(xù)高溫,經常會出現38攝氏度以上的天氣。上海具有明顯的海洋性氣候特征,高溫高濕,如果離開空調、冷飲等防暑方式,很容易影響人體狀況。
此外,老年人、小孩等特殊人群調節(jié)體溫的能力相對較弱,還有一些勞動者需要在高溫條件下作業(yè),如果不直接飲用一些降溫冷飲或使用空調,很容易引起中暑,也容易引發(fā)與高溫有關的心腦血管疾病,如腦梗、心梗等。
不過,侯霄雷提醒,喝溫熱的水,對于降低體溫同樣有效。因為熱水可以擴張血管,便于人體出汗、散熱排毒。
生理平衡需要適當的“寒”
那么,在中醫(yī)理論中,到底什么是“寒”呢?“寒”,是中醫(yī)外感六邪之一。六邪,指的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致病因素。正常情況下,這六種因素是自然界的六種氣候變化,即六氣。中醫(yī)理論認為,六氣的正常運行,有利于萬物的變化。但六氣太過或不及,也會導致氣候反常;當人體抵抗力低下時,就能成為致病因素。
從季節(jié)特征來說,三伏天應該是暑氣、火氣當令。如果氣候過于炎熱,那么暑氣、火氣就容易演變?yōu)橹虏〉摹靶皻狻薄闹委煹慕嵌葋砜,中醫(yī)認為應該采取“熱者,寒之”的應對措施。因此,三伏天有必要以適當的“寒”,來保持人體生理要素的平衡。
侯霄雷解釋,其實人體是一個極其精密的儀器,不斷在進行著普通人無法想象的自我修復。雖然因為體質或外界因素的影響會偶爾出現偏頗,但根據中醫(yī)理論,健康的人體始終能夠出色地完成陰陽平衡的任務。因此,沒有被嚴重疾病或者外界因素破壞自我修復機能的人,哪來所謂根深蒂固的寒氣累積?(祖北辰)
夏天吃5種水果助你增強免疫力 良好的身體免疫力可以幫助你增強自身的防御機制,抵抗外界的細菌和病毒。在炎熱的夏天如何增強自身免疫力?大家不妨試試以下5種時令水果。 【詳細】
面對洪災 讓“你我來助力、共筑愛心堤”! 6月底以來,全國多地遭遇汛情。各級黨組織、人民子弟兵、廣大黨員干部迅速行動、全力以赴,多個公益慈善組織、愛心企業(yè)捐款捐物,千萬社會志愿者積極參與,筑起了一道道“紅色防洪堤”“愛心防洪堤”。獻出一片愛心、貢獻一份力量,讓我們接力共筑一道堅固的堤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