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車司機何先生,這幾天開車時感覺胸悶難受,他以為自己中暑了,吃了些中暑藥。沒想到凌晨又出現惡心嘔吐,急診送到醫(yī)院,才知道胸悶難受不是中暑,而是發(fā)生了心梗。
何先生有個習慣,交了班之后喜歡叫上哥們幾個去吃夜宵。那天晚上10點多,他也照例去吃了夜宵,最近天氣熱,吃夜宵的時候還要了瓶冰啤酒。冰冰涼的啤酒下肚,白天的不適,早就拋到九霄云外了。凌晨2點,胸悶煩躁的感覺又向他襲來,還同時出現惡心、嘔吐的癥狀。吐得挺兇,他沒耽擱,趕緊跑急診。送到杭州中醫(yī)院急診室,醫(yī)生一查,這哪是中暑,是心梗發(fā)作!因為何先生的血管病變已經非常嚴重,當天就接受了急診手術。
杭州市中醫(yī)院心血管科方曉江副主任說,早期心梗跟中暑一樣,都會有胸悶煩躁、惡心嘔吐的癥狀,像何先生一樣錯把心梗當中暑的人不在少數,她每年夏天都會碰到四五個。相比之下,何先生算是幸運。
方醫(yī)生提醒說,夏天天氣炎熱,人容易感到疲勞,尤其是那些平時工作忙、壓力大,有三高基礎疾病,日常飲食起居又不注意的人來說,突發(fā)心梗的風險會變大。
“天熱出汗多,血液粘稠度高易形成血栓;另外,高溫下攝入冷飲、空調房內外溫差過大,都會導致血管收縮,造成心血管問題!狈结t(yī)生提醒,有冠心病等基礎疾病的人,高溫天防暑降溫要更加謹慎。
要注意以下三條:
空調不能打太低
尤其是老人,建議溫度不能低于27℃;飲食要清淡,不要暴飲暴食,因為過飽可能會造成心血管供血不足。
鍛煉盡量選擇比較涼快的時間
鍛煉不宜大汗淋漓,要及時補充水分。出汗多,喝水少,血容量減少,會導致心臟供血不足。不要貪涼,冰箱里拿出來的食物,最好在室溫下回回溫再吃,盡量不要直接食用。
量血壓低了不要隨便減藥
天氣熱,血管擴張,量血壓可能會發(fā)現自己血壓低了,這個時候不要隨意減藥、停藥。還是要定期到醫(yī)院做檢查,一般一個月檢查一次;如果最近有胸悶等癥狀,或者有心梗史、年齡在80歲以上的,最好做到每2-3周檢查一次。(記者丁潁鵑 通訊員徐尤佳)
專家公布12把“長壽鑰匙”:晚餐吃粗糧最好 生活細節(jié)決定健康水平。尤其飲食上,有時候只需要做出一點點改變,就能獲得幾倍的健康。以下12個飲食習慣,可以幫你握住長壽的鑰匙。 【詳細】
面對洪災 讓“你我來助力、共筑愛心堤”! 6月底以來,全國多地遭遇汛情。各級黨組織、人民子弟兵、廣大黨員干部迅速行動、全力以赴,多個公益慈善組織、愛心企業(yè)捐款捐物,千萬社會志愿者積極參與,筑起了一道道“紅色防洪堤”“愛心防洪堤”。獻出一片愛心、貢獻一份力量,讓我們接力共筑一道堅固的堤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