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yī)”點通
高考后迎“摘鏡潮” 專家提醒不要盲目跟風
陳子源
每年暑期都是近視手術的高峰期,很多都是剛參加完高考的考生。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眼科主任醫(yī)師王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近視手術有很多禁忌,千萬不要盲目跟風。
王凱介紹,目前在臨床上主要方法有激光角膜屈光手術和有晶狀體眼人工晶狀體植入術。這兩種手術各有利弊,也有各自對應的手術適應證,選擇時要考慮角膜厚度、近視度數,能否耐受角膜切削等因素。近視矯正手術需要嚴格按照各類手術的禁忌證和適應證進行檢查和實施。
王凱提醒,近視矯正手術主要適用于18歲以上、屈光度穩(wěn)定的近視人群。眼部存在病變或感染,身體存在糖尿病、艾滋病、紅斑狼瘡等可能影響傷口愈合的系統(tǒng)性疾病,或者角膜狀況不適合手術的人群,不建議手術。即便是符合手術條件的人群也有很多注意事項,比如手術前要停戴隱形眼鏡,使角膜充分恢復原有形態(tài),防止角膜測量出現(xiàn)錯誤。
“近視手術并不能一勞永逸,尤其是高度近視、超高度近視對眼球造成的變化是不能通過近視手術而改變的。”王凱解釋,近視手術是根據手術時的近視情況進行度數矯正,并沒有“治愈”近視,仍可能出現(xiàn)近視度數增長,產生近視相關并發(fā)癥。做完近視手術后,要保持良好用眼習慣,定期復查視力,才能達到手術效果最長久的存在。
王凱強調,成年后做手術,并沒有改變近視的本質。與其等到高考后通過手術來“摘鏡”,不如在平時就做好預防。處在身體發(fā)育期的孩子一旦近視,度數會持續(xù)增加。同時近視也無法治愈,不恰當的近視矯正行為可能對孩子造成更嚴重的危害。因此,采用有效的干預措施控制近視進展的速度、避免近視度數過快增長十分重要。他建議,孩子近視后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延緩近視發(fā)展:加強戶外運動,每天保證2小時以上;盡量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牢記“20-20-20”法則;選擇合適的閱讀燈光,不宜過強或過暗,不能有明顯頻閃;合理飲食,保證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