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健委答人民網記者提問:白露如何進補
點擊播報本文,約
衛(wèi)健委發(fā)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丁亦鑫攝
人民網北京9月8日電 (記者丁亦鑫)老話說“秋天不補,冬天吃苦”,白露時節(jié)是否適合開始進補?不同體質的人進補又該注意什么?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主任醫(yī)師楊濤回答說,白露時節(jié),可以開始逐漸進補,建議遵循“潤燥為先、補而不膩、循序漸進、辨證施補”的原則,優(yōu)先選擇溫和、容易消化的食材,比如山藥、蓮子、瘦肉、鯽魚等,避免盲目大補加重秋燥和脾胃負擔。具體的調理方法需要根據體質加以區(qū)分:
對于中下焦虛寒的人群,一般表現為怕冷、手腳涼、容易腹瀉,進補就需要在溫陽散寒的基礎上,兼以潤燥,推薦養(yǎng)生食物是生姜紅棗茶、當歸牛肉湯等等,同時還需要避免寒涼的食物和水果,減少對脾胃的刺激。
對于痰濕體質的人群,一般是出現身體沉重、精神不振、容易肥胖、舌苔厚膩癥狀的人群。這類人進補需要先“清濕”,也就是先清理身體里的濕濁。在祛濕化痰的同時還要兼顧健脾,推薦的食材是茯苓陳皮茶、冬瓜薏米湯等等。在日常生活中還要忌甜膩和油膩的食物。
對于陰虛體質的人群,也就是平常出現口干、咽燥、手足心熱、失眠、身體偏瘦的這部分人群,進補需要滋陰潤燥,兼顧清熱,推薦的食材有銀耳百合羹、雪梨燉川貝,另外在生活中需要忌辛辣和油炸的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脾胃功能較弱,他們進補的時候可以“少量多次”,可以將食物燉爛,避免食用過多的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還要避免“跟風補”,也就是說不盲目食用人參、鹿茸這類的補品,如果確實需要,建議遵循中醫(yī)師的醫(yī)囑,避免出現“虛不受補”或“補不對證”的情況。